恶意攻击小牛分期反遭怼 新规后自媒体或盛筵难再

时间:2017-05-19 18:27:17  来源:中国股市在线

编者按:移动互联网普及后,自媒体的发展成井喷之势。但因为行业技术难度小、规范约束少等原因,一些自媒体号执迷于博取关注而导致低俗内容泛滥,鲜有亮眼之作。更有甚者,靠大量炮制企业负面消息来攻击勒索,以此获取巨额利润。

前日,摩拜将比达咨询创始人陈礼明、黄顺芳告上法庭,近日小牛分期也撰文详述遭自媒体恶意攻击原委。这些不良的自媒体运营者已然成为众矢之的。加之近日国家网信办审议通过《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将论坛、微博客、公众账号、网络直播等新兴自媒体形式纳入到监管范围中。业内人士指出,新规将成为自媒体行业规范发展的“紧箍圈”,靠炮制虚假消息为生的自媒体或将盛筵不再。

以下是小牛在线昨日发出的声明原文:

从2月19日至目前,在短短的三个月时间内,网络上充斥着关于小牛资本、小牛在线、小牛分期所谓的负面爆料。接踵而来的不实言论,让体量和名声均位于华南区乃至全国前列的小牛,无论是商誉,还是企业运营都受到了影响,让内部员工、各种不明真相的合作伙伴、投资人感到困扰。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我们可以肯定,这一轮又一轮的恶意攻击,是由一群号称互金行业自媒体策划发起的,意图在监管特殊时期,通过散布各种不存在事实根据的内容,引起行业恐慌,引起投资人关注,最终打击企业,谋取不正当利益,居心叵测。针对这段时间的恶意攻击,我们已经收集到一系列证据,正在同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小牛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以下是小牛对一系列不实消息的回应:

一、离职员工“劳资纠纷”的不实传播

小牛资本的第一波自媒体攻击来自于所谓的“劳资纠纷”,首发日期是2017年2月19日,首发渠道是新浪深圳,经过一系列事实的呈现,已经于当日删除。

离职员工吕崇明为了“退出奖”的个税分担问题,给媒体爆料,营造所谓的劳资纠纷假象,20日该事件开始发酵,大量的无名网络渠道开始转载。随后,大量自媒体开始跟进,传言变为小牛的劳资纠纷是由于小牛资金链存在问题,无法支付工资,引起投资人恐慌,其心可诛。

为了尽快向不明投资人和员工澄清真相,小牛找到吕崇明本人,在不可否认的事实面前,吕崇明向小牛承认错误。

二、“一年走8位高管”、“资金链紧张”的不实传播

当小牛以为事情告一段落,没有想到,在今年3月,无名媒体开始发布“天EYE评级27的小牛在线,可能存在资金紧张!”的文章,在商业排名机构良莠不齐、2、3月行业资产荒等行业背景下,影射小牛资金链存在问题,随后,“逗比网”、“旅游经济在线”、“摄像路上”等24家不知名媒体开始有目的进行付费转发。

3月7日,自媒体“布谷TIME”(现改名为“布谷新金融”)又发布了“一年走8位高管”一文,试图制造小牛资金链出问题导致高管、员工大量离职的舆论导向。为避免不良影响扩散,小牛第一时间发布澄清声明。然而,事情在随后继续发酵,“金融虎”、“是非吧”、“生活大内网”等接近30个不知名网媒进行跟踪转载,甚至衍生“内部经营出问题,员工离职”等不实传播。经过调查,转载的自媒体号大多是阅读量在几百一千的不知名个人号,而转载的网媒更多是付费转载媒体。

以下是小牛当时的声明的要点,员工、投资人和合作机构均表示理解和认同:

首先,在2016年小牛就确定了“fintech驱动资产端战略”,小牛资本董事长彭铁在2017年新年贺词“做好了小,自然会牛”一文中写到,“首先,队伍会变小。小牛资本旗下6个板块,15000人以上队伍,可谓人力繁重,虽然诸君人人勤勉,但模式太重。线下有线下的风控面谈优势,也有巨大的烦恼。况且线上形态多姿,金融科技昌盛,流量场景丛生,就是为了压低人的因素、人的工资成本、人的管理成本。所以,2017年,队伍会有优化,会适当变小变精。这是规律使然,企业必须顺应。 ”小牛普惠人力太沉重,这个模式必须改变。人员精简优化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线下”为主获取模式将转变为“线上+线下”的并进的获取模式,将人力驱动转化为技术驱动。小牛金服资产端小牛普惠即将上线第三代信贷系统,这一系统会把原先很多靠人力做的事交给技术,从而解放人力开发优质资产,实现降本增效的目的。

其次,这也是小牛要在美国上市的必然要求。小牛金服(小牛在线+小牛普惠)近期最重要的目标就是美国上市,这一项目的负责人就是小牛金服总裁王洁凤(Linda Wong),她已经和多家投行接触,投行反馈,美国资本市场不喜欢人力庞大的fintech公司,优员增效势在必行。

再次,王洁凤的新团队操刀了大普惠组织整合计划,将小牛分期装入小牛普惠,按照产品线考核、创新点考核和人员利润考核的方式重组了大资产端。组织的整合也带来了一些高管职位的重新分配和个人的重新选择。

文章的标题提及“高管1年走8人”,令人感到诛心可怖的是,文章移花接木引用“江苏互金协会发布的《P2P投资人投资指南》中提到了,如果平台高管频繁更换,或者员工大规模跳槽,可能平台内部经营出现了较大的问题。”暗示小牛处于危险之中。

实际的情况是,这些高级管理人员基本上都是因为在小牛的快速成长以及工作上的成效而被市场挖角,获得跳槽的溢价。即使在离职后,这些前高管依然与小牛保持着很好的关系,我们感谢他们在小牛的努力,将小牛带到了一个新高度,也祝愿他们在新的岗位上有着更出色的表现。

同时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新的高管团队实力依然雄厚。

王洁凤(Linda Wong),目前为小牛金服总裁兼小牛在线总裁,此前是花旗银行大中国区副总裁和荷兰银行中国区执行总裁,平安集团平安付董事长兼CEO;

张祐成,小牛资本首席风控官,原平安银行首席风控官;

毛锋,小牛新财富总裁,原花旗银行消费金融业务中国区分支行总监;

郭玮,小牛资本旗下金融科技公司牛鼎丰的常务副总裁,此前是腾讯的技术高管;

王芳(Wendy Wang),小牛金服副总裁,曾是宜信普惠端操作风险管理的负责人。

三、“小牛分期兴衰录”的密集型攻击

随后,以“清流消费金融”为代表的自媒体开始以离职员工的代言人、行业“清流”的身份撰写“小牛分期兴衰录”一文,还标榜是“事实性报道”。该文称小牛分期挖走捷信高管冲业绩,小牛员工内外勾结疯狂骗贷,还把“高层异动”、“派系斗争”、“坏账”,“离职潮”等不实情节串联起来,引起轩然大波。截止目前,原发自媒体阅读量已经超过4万。

小牛第一时间进行了澄清,并安排法务部门为代表,沟通转发渠道的撤稿事宜。然而,5月16日,报道突然进行发酵,“罗盘数据”、“奇哥看世界”、“P2P内幕”等自媒体开始进行转载报道。以“摄影路上”、“娱乐全搜索”为代表的异业付费发稿渠道进行大面积的转发,其中“中国金融智库”、“东方头条”、“每日经济”、“IT新闻”、“搜狐网”等接近50%以上的网媒连续几日重复转载发布“分期兴衰录”这篇文章。更有甚者,把“小牛分期员工联合骗贷”的标题简单粗暴地改成“小牛在线员工离职前联手中介疯狂骗贷”在“网贷投行”,“76676”等论坛、贴吧、网媒继续发布。截止目前,算上重复网络渠道发布的情况,该文已经在超过100家网媒刊登,当中不乏知名媒体。

同一篇文章渠道重复付费发布,以负面报道为主的自媒体联盟联合转载互推,修改标题关键词进行造谣诽谤的再次发布,意在引起投资人、小牛员工以及合作伙伴的恐慌,已经对我司造成了严重影响,在此附上我司针对“小牛分期兴衰录”不实报道的声明:

1、该自媒体文中提到高管异动:“因为前平安付董事长王洁凤空降成为小牛金服总裁,原捷信中国创始人、后担任小牛分期CEO的Filip Kratochvil离职,而掌握实权的小牛分期副总裁周星被架空职务。整个小牛集团,包括小牛分期,高层流动性都很强。”

真实情况是:首先,我们很尊重Filip Kratochvil先生在小牛分期的工作,但是,小牛资本集团对Filip先生在小牛分期推广的商业模式是有异议的,Filip先生比较重视类似捷信的线下模式,我们认为,纯线下模式和纯线上模式一样,都是太过极端,都是经验主义使然。再比如全场景全品类覆盖的思路,在小牛分期发展前期,不一定是最妥当的方案。

小牛资本董事长彭铁一直希望是“做小更牛”,用精细化的耕作和差异化的竞争策略来思考小牛分期的发展,但遗憾的是,Filip先生并没有完全领悟小牛资本的思考。Filip先生非常坚持他的主张,集团虽然尊重小牛分期的自主发展和Filip先生的权利,但又不愿意眼睁睁地看着小牛分期发展策略偏离集团。

经过长时间、多次的沟通,但Filip先生不愿意做改变。于是,小牛遗憾地与Filip先生分手。

在小牛金服总裁王洁凤(Linda Wong)的带领下,小牛分期经历了一些调整,并入大普惠,目前发展势头良好、各项风控指标比过去更好。

一个金融组织是否有活力,是否吐故纳新,是否升级更迭,主要看管理层的变化。我们对离职的管理层没有任何冒犯,但不得不说,目前新的管理层无论是资历、能力和视野,比过去都要强很多。

一味说小牛的某些高管正常离职,看不到这背后的更迭和接替,只能说是别有用心。

2、该自媒体文中提到,“派系林立,内部斗争”,据该文引用的一名化名叫做乔森(听上去是一个杜撰的外国人的名字)的员工透露,“只有来自达飞的员工得到晋升”。

真实情况是:在小牛,考核和晋升都是以业绩数据为依据公平公正地进行,主要是根据销售业绩和风控表现进行KPI考核,过程也是公开透明的,从一线员工晋升为区域经理的例子比比皆是。我们对这一所谓的爆料感到相当奇怪,小牛分期当时的负责人Filip Kratochvil和周星均来自捷信,如果说有派系,也应该是来自捷信的员工更有机会得到晋升。

实际上,小牛分期的员工来源非常广泛。在一个人员背景广泛的新公司,管理层是来自捷信的,如果真有派系斗争,也应该是“捷信系”的人受益,但该文却说受益者是“达飞系”的员工。不知道这是受访爆料者自己的个人见解,还是“清流消费金融”执笔者的高级猜想?

3、该自媒体文写道“追求规模,舍弃利润,风控刻意放松:在线下消费分期跑马圈地的时候,小牛分期为了占据规模,不想加强风控,因此舍弃了利润,导致公司不盈利。小牛分期的通过率高得吓人。“只要提单2分钟,机审不拒,用户接电话没问题就能通过。”

真实情况是:小牛一直强调风控,不惜寻找业界最著名的风控专家。小牛也一直认为,金融的本质是稳健而不是规模,不是比大而是比谁活得更久。

该文还表示,“提单2分钟,机审不拒”,这就意味着小牛分期风控差。难道一笔金额很小的消费贷款,要审查几天,这意味着风控好?自媒体作者有没有常识,消费分期小额放款,就是建立在大数据风控下的放款速度,试着想想,一笔3千块的贷款,要批几天,这是多么灾难性的体验?用时间来审批,业界谁是这样做风控的?该文简直是贻笑大方、极其业余。

速度追求快,并不意味着就是放弃风控,科技的进步已经让整个消金行业进入了秒批时代,高效的审批能力已经成为了衡量消金企业实力的重要指标。从建立之初小牛分期就非常重视技术的创新,积极与国际技术接轨,并率先实现了无纸化审批流程,在风控方面,建立了风控模型和评分卡体系,将其固化到风控审批决策引擎和业务审批流程。而且,小牛在各大区域设置了区域风控经理,根据不同地区的业务特点,对风控进行差异化管理,可实现实时数据监测,出现数据异常会及时排查。无论是数据维度,还是风控信息的覆盖范围,小牛分期的风控都处于行业较高水平。

4、该自媒体文中提到,“在3C场景还没站稳脚跟的时候,小牛分期又进入医美、教育领域,”并做了讽刺式的评论,“急于开疆扩土的野心吹响了激进的号角、但冲向沙场的赤脚战士,却没有配备”,该文还说,“捷信、马上、佰仟等众多消金企业的夹击,加上高企的坏账,小牛分期渐渐耗尽元气。”

真实情况是:3C代表的商品贷和医美、教育代表的服务贷,在小牛这里并没有发展的先后顺序之分。因为3C目前的市场竞争已经相当激烈,并不是小牛的发展重点。相反,我们对3C的占比做了限制,根据董事长彭铁的指示,走差异化的竞争道路,将服务贷作为重点,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道路。实际上,我们的服务贷无论是规模、风控还是体验口碑都是业界最好的。

该自媒体文不断强调小牛分期关店,实际上小牛分期在服务贷这一块,是不断扩张的。小牛分期并不是整体收缩,而是结构性改革,是在产品、风控和人力资源配置上的结构性优化和改革。接下来,小牛分期的触角还会延伸到更多城市。

5、令人气愤的是,该文说“小牛无理由辞退大量员工,一开始是劝退,即便有劳动合同也没有补偿。”该文还说,“门店没了、通过率低了、无量可做,加上小牛又提出了调整员工的薪资考核方式,大量小牛分期员工在离开前与商户、中介联手骗贷,验证制度的约束漏洞,让套现轻而易举。”

真实情况是:在小牛分期的调整过程中,小牛分期一直严格遵循“合法合规”原则,补偿标准和离职补偿方案都有相对应的《劳动合同法》法律依据。可以说,整个人员调整过程非常流畅,有理说理,几乎没有什么磕碰。

该文还对离职员工进行污蔑。小牛针对利润考核制度、人员队伍以及产品方向进行了一些调整,实施了一些裁员,而且裁员也得到了大部分离职员工的理解。

小牛分期在最近一段时间,并没有逾期数据上的恶化,相反,小牛分期现在的数据显示,所有风控指标都变得比以前更好。这意味着该自媒体提到的“离职员工做了大量的骗贷”,是对离职员工和小牛商誉的污蔑。我们尊重离职员工对小牛此前的贡献,也警告该自媒体,不要用这种恶劣的方式去羞辱他们。

我们注意到,最近一段时间,小牛因为业务的结构调整、互联网金融业务冲刺合规备案、海外IPO的启动,而被很多自媒体盯梢,他们发动一波又一波对小牛毫无根据的攻击,小牛深受其害,不胜其烦。

四、写在结尾

行业合规是大势所趋,监管部门从16年起一直做了很多事情,是希望行业朝着合规、合理的方向成长,实现自然的、有序的优胜劣汰,最终让网贷像目前很多发展成熟的传统金融业一样,为实体经济、普惠金融作出贡献。

而在这个过程中,小牛一直积极响应监管推进合规进程,争取成为国内互金企业的标杆,所以从去年开始,我们主动从产品、人员队伍到组织架构等方面,全方位进行了优化升级。调整后,无论是高管团队的实力,还是资金端和资产端的风控能力都上了新的台阶,可是,这一系列结构性的调整,却被别有用心的自媒体丑化为“高管动荡”、“员工离职潮”、“小牛分期兴衰录”等等,自媒体这种通过偷换概念、移花接木恶意攻击企业的做法,完全是缺乏职业操守的体现,小牛忍无可忍。

好的金融不仅需要监管,自媒体也要被监管。据调查发现,这类活跃异常的自媒体矩阵非常庞大,行业乱象惊人,已经严重扰乱了新闻传播和经济秩序,长此以往放任不管,最终将绑架市场和政府监管部门。近期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简称“网信办”)公布了新版《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新规将对以微信公众号代表的自媒体言论进行规范,对于自媒体愚弄大众的做法、误导投资者的行为,小牛一定会用法律行动来呼应这一监管规范,维护市场秩序。(来源:中国股市在线)